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的冷湿气侯,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粘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由于长期的构造下陷和三江的泥沙堆积,所形成的低洼平坦的平原。
横亘于中部的完达山脉将平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是沼泽化低平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即狭义的三江平原或合江平原。南部是乌苏里江及其支流与兴凯湖共同形成的冲积湖积沼泽化平原,面积8800平方公里。合江平原三面环山,西为小兴安岭支脉青黑山,南为完达山支脉分水岗,东为完达山主脉那丹哈达岭。
三江源地势特点:北高南低,地势高差大。
判断理由:河流自北向南流。
三江平原每到雨季,三条大江的洪水滚滚而来,一齐涌向这个排水不畅的低洼原野,造成江水泛滥。再加上这一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在地面的积水蒸发不掉,且渗不下去,也排不出去,长年累月的积水就演变成中国有名的大沼泽地。其中以苔草沼 泽分布最广,占沼泽总面积的85%左右,其次是芦苇沼泽。
三江平原是大河冲击型平原,周围有山地,河流带来泥沙,日积月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