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资 农药肥料 详情
山楂叶螨如何防治
    2024-10-14 20:23:18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友发布

山楂叶螨又称红蜘蛛,山楂叶螨是梨、苹果、桃、樱 桃、山楂等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被害初期树叶叶面开始出现斑点,慢慢的整片树叶都去失绿,最后全叶焦枯逐渐开始脱落。

山楂叶螨又称为山楂红蜘蛛,一般都聚集在果树叶的背面接丝吐网,它们在网下吸取叶片汁液生存,然后叶片就开始呈现成块失绿斑点。

山楂叶螨防治:

1、采取人工防治,在冬、春季节把树干上的老翘皮刮除,清除以后焚烧。这样把越冬藏在里面的雌成螨消灭一部分。

2、喷施农药尽量不使用杀伤(天敌)的药剂,特别果树开花后有大量(天敌)相继上树,如不喷药杀伤,可以利用(天敌)扑杀山楂叶螨,有研究表明效果非常显著。

3、山楂叶螨主要在树干基部土缝里越冬,可在树干基部培土拍实,用少许石灰涂在树干基,防止越冬螨出蛰上树。

4、对抗性的叶螨可选用甲氨碱、速灭畏、百碱1号、功夫乳油等杀虫剂加入等量的消抗液效果会明显增加。

山楂叶螨是我国北方果园主要的害虫之一,其对我国北方多数果树生产造成较重危害。本文主要对山楂叶螨的一些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 不同寄主对山楂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明显。笔者研究的三种寄主中,在梨上的发育历期最长,桃次之,苹果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也有不同的差异,其差异因发育的阶段不同而又具体体现,而在各阶段的差异总体以在梨上的发育时间长于苹果。山楂叶螨的产卵历期以在桃、梨上的时间短于苹果,平均单雌产卵量也以桃、梨上的数量少于苹果,成螨寿命以在苹果上最长,梨上最短。山楂叶螨在不同苹果品种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有显著性的差异,在测试的三个品种中,其发育历期在秦冠、嘎拉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无论雌、雄成螨的发育历期都以在秦冠上的发育历期明显长于嘎拉,而富士上的发育历期与其余两种上的发育历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苹果品种对山楂叶螨的产卵历期、成螨寿命和平均单雌产卵量的影响也有具体的体现。产卵历期以在嘎拉上最长,富士、秦冠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成螨寿命又以富士最短,嘎拉、秦冠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单雌产卵量的个数在三个苹果品种间有显著差异,以嘎拉上个数最多,其次富士,秦冠最少。山楂叶螨在所研究的三个苹果品种上以在秦冠上的发育历期最长,繁殖能力最差。 山楂叶螨各发育期,所研究的三种寄主果树对山楂叶螨的行为在某些发育阶段有显著性影响:幼螨期的累计取食时长以在桃树上的取食时间最长,苹果上最短;若螨期1取食次数以桃上最多,梨上最少,累计取食时长在梨上取食时间明显长于苹果;若螨期2的取食次数以梨上明显多于苹果、桃,累计时长以在梨上的取食时长明显长于苹果、桃;雌成螨的取食次数以桃、梨上的次数明显多于苹果;雄成螨的取食次数以梨上显著高于另两个寄主,累计时长在苹果、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山楂叶螨不同发育时期单位时间内在不同寄主上的爬行时间也有区别:幼螨期以苹果、梨上的爬行时间明显长于桃上的爬行时间;若螨期1以梨和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若螨期2梨上的爬行时间明显长于苹果、桃,雌成螨的爬行时间同于若螨期2,雄成螨以桃、梨上的爬行时间明显长于苹果。 山楂叶螨不同发育期在苹果不同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幼螨期的取食次数在富士、嘎啦、秦冠三个苹果品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1h取食累计时长,以秦冠上明显长于其他两种;若螨期1取食次数以嘎啦、秦冠上的次数明显多于富士,取食时长也有相同差异,嘎啦、秦冠上的累计时间明显长于富士;若螨期2取食次数在秦冠和富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秦冠上取食次数明显多于富士,累计取食时长也有相同差异,即秦冠于富士间存在显著差异,秦冠上的取食时长明显长于富士;雌成螨在取食次数和累计取食时长上在三个苹果品种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雄成螨在取食次数上以秦冠上取食次数明显多于富士和嘎啦,累计取食时长以富士和嘎啦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富士上的取食时长明显长于嘎啦。山楂叶螨不同发育时期在苹果不同品种上的爬行时间:幼螨期在富士与秦冠上的累计爬行时长显著长于嘎啦,若螨期1的爬行时长在三个苹果品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若螨期2在秦冠上的爬行时长显著长于富士、嘎啦;雌成螨的爬行时长同于若螨期2也以在秦冠上的爬行时长长于在富士、嘎啦上的爬行时间;雄成螨在三个苹果不同品种上1h的爬行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结合山楂叶螨在不同的寄主果树的行为统计,山楂叶螨在1h的时间内山楂叶螨各个阶段的行为不同发育期取食与爬行行为统计:若螨期1取食次数最多,以雄成螨取食次数最少,幼螨期取食累计时长最长1,取食时间最短为雄成螨,雄成螨爬行的时间最长,雌成螨爬行时间最短。 受精后的山楂叶螨雌成螨,产卵定位受叶背表面结构与个体密度制约。受精雌成螨一般会较快地寻觅产卵位置。在种群密度低时,雌成螨一般定位于叶基半部背面或近主脉处产卵,不进行较长距离转移。雌成螨主要是以辐射状态将其卵产于其开始定位的四周,叶螨不会轻易跨主脉产卵。单叶螨量密度高时个体发生转移,且叶螨转移距离最近,即以最短距离寻觅到适当位置时即可定位产卵。当转移到无螨叶片时,仍以单叶靠基部主脉两侧为最佳定居点。苹果树幼株上的山楂叶螨在繁殖上升过程中,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叶片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营养质量随之迅速下降,进而影响到山楂叶螨种群数量的锐减。山楂叶螨雌成螨在苹果苗上的分布呈聚集型,聚集度在螨量较低的情况下随种群量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而当后期螨量总体减少时,聚集度又增加。

山楂叶螨是很多果树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以各种虫态在叶片背面刺吸危害。被害叶片初期叶面出现失绿斑点,后逐渐连成片,最后全叶焦枯并脱落。虫量大、危害严重时,8月份叶片就大部分脱落,甚至2次开花,影响当年产量,更重要的是造成树势衰弱,影响第2年以至以后几年的产量,并由于树势衰弱,还易引起树皮腐烂病的流行。

雌成螨体呈卵圆形,长约0.5毫米,宽约0.3毫米,分夏型和冬型。夏型初蜕皮时红色,取食后变为暗红色;冬型朱红色,有光泽。雄成螨较雌成螨体小,卵圆球形,淡黄白色或橙黄色。幼螨初为圆形,黄白色,取食后体变卵圆形,浅绿色;

3对足。若螨卵圆形,淡绿或浅橙黄色,体背两侧出现深绿色斑纹;

4对足。

山楂叶螨在北方苹果产区1年发生6~9代,在陕西最多可发生10代。以受精雌成螨在树干翘皮下、粗皮缝隙内及靠近树干基部的土块缝里越冬。越冬雌成螨于翌年春天果树花芽膨大时开始出蛰上树,待芽开绽露出缘顶时即转到芽上为害,展叶后即转到叶片上为害。出蛰雌成螨为害7~8天后就开始产卵,在盛花期前后为产卵盛期。卵期8~10天,落花后10~15天是第1代卵孵化盛期。第2代以后,世代重叠,随气温升高,发育加快,螨口密度逐渐上升。从5月下旬起种群数量剧增,逐渐向树冠外围扩散危害。

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发生为害高峰期。

7月下旬以后由于高温、高湿,螨口明显下降,越冬雌成螨也随之出现,9~10月份大量出现越冬雌成螨。山楂叶蠘不活泼,常以小群体在叶背面为害,吐丝结网,卵多产在叶背主脉两侧及丝网上。一般高温干旱年份易大发生,降雨多的年份发生轻。

人工防治

成龄树早春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刮除主干和主枝上的粗皮,并集中处理消灭越冬雌成螨;越冬前(8月下旬)树干绑草把诱集越冬雌成螨,最迟于发芽前解下烧掉。保护利用天敌捕食叶螨的天敌主要有食螨瓢虫类、花蝽类、蓟马类、隐翅甲类和捕食螨类等几十种,这对控制叶螨种群数量消长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果园用药要尽量选用对天敌影响较小的农药品种。药剂防治根据物候期抓住苹果花前、花后和麦收前后3个关键期进行防治。防治指标(平均单叶活动螨数):6月份以前4~5头;

7月份以后7~8头。可选用的药剂及浓度为:

1. 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15%扫螨净乳油1500~2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倍液、20%螨死净悬浮液2000~3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或25%倍乐霸可湿性粉剂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

1.农业防治

冬季刮裂皮,树干涂石硫合剂渣子,清园消毒。

2.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天敌有小黑瓢虫、深点食螨瓢虫、小花蝽、六点蓟马、小黑隐翅甲、肉食性螨、异色瓢虫、草蛉和粉蛉等。

3.药剂防治

展叶后喷一次药;

6月上中旬虫口密度激增时再喷药,连喷

2 ~3次。药剂可选用:克螨特或螨 死净胶悬剂或扫螨净可湿性粉剂或尼索朗乳剂或三唑锡胶悬剂。

山楂叶蟎主要是梨树的病虫害俗称红蜘蛛怎样预防这种虫害呢?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山楂叶蟎和二斑叶蟎,俗称山楂红蜘蛛和白蜘蛛。若花期前后和6月份控制不好虫口基数,进入7、8月份易猖獗危害,造成早落叶,影响当年产量和花芽形成。近年冀鲁梨区的梨农反映,他们梨园的红蜘蛛和白蜘蛛猖獗,屡治屡犯,在夏季5天打一遍药都压不住虫口,叶片受害严重,渴望寻求最佳解决方法。如何防止蟎类猖獗,保障梨园丰产,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田间防治实践,给出如下防治建议:

一、首先,弄清梨园蟎类难防治的原因。笔者调查认为,防治效果差、屡治屡犯的原因如下:

1、梨农对防治蟎类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蟎类只是危害叶片,不会造成大损失,因而防治不力。

2、不少果园郁闭、通风透光差、园内杂草丛生,为螨类提供了良好的转移隐蔽场所,增加了防治难度。

3、梨农对杀蟎剂了解不够,选择用药不准确。杀蟎剂一般有两大特点:一是多数杀蟎剂杀卵的效率低、效果差,往往药后很短时间内,未被杀死的卵孵化,虫口又卷土重来。二是多数杀蟎剂以触杀为主,无内吸作用,故喷雾均匀度和药液雾化质量直接影响防治效果。

4、忽视花前花后和麦收前后两个关键时期对虫口基数的控制。

5、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或用药单一,不注意轮换用药,使蟎类产生了抗药性,同时广谱性杀虫剂应用也杀死了蟎类的天敌(食蟎瓢虫、草蛉、捕食蟎等)。

二、其次,弄清危害梨园的蟎类生活史、发生规律和特点。

1、山楂叶蟎:以冀鲁地区梨园为例,一般年发生3—6代,以受精的雌蟎在枝干翘皮、裂缝和靠近树干基部一寸深的土地缝隙中越冬。次年4月中旬,出蜇,此时正值开花期,雌蟎陆续转到芽上、花蕾上为害,展叶以后转到叶上为害,出蜇期约40天,大部分在20天内出蜇完毕。越冬代雌蟎,于5月上旬开始产卵,卵产在叶背主脉及丝网上,第一代卵、幼虫、若虫发生比较整齐,此后各代重叠,各虫态同时存在。随着气温升高,发育速度加快。

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全年为害最重的时期。一般情况下,雌成虫于9月上中旬开始越冬,雄虫死亡。除两性生殖外,还可孤雌生殖,但其后代均为雄虫。卵期在春季平均为11天,夏季平均4—5天。完成一代的历期与温度有关,当日平均气温在16—25.3℃时完成一代需23.3天;

24—29.5℃需10.4天,而在恒温27℃时需6.8天。一般在平均气温18℃左右的5月只能完成一代,在平均气温24—26℃的7月,可繁殖2—3代。越冬代成虫产卵量平均为74粒,夏季雌成虫平均产卵30粒。传播靠吐丝拉网,随风扩散,远距传播靠苗木运输。花前花后出蛰期和小麦收获前后的第一代成蟎发生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2、二斑叶蟎:南方一年发生20代以上,北方12-15代。以雌成螨在树干翘皮裂缝内、杂草、落叶以及土缝中越冬。冀鲁梨区于4月中旬左右为出蛰盛期,此时正值开花期。成螨首先在树下杂草取食、产卵繁殖。当平均气温升至13℃左右时开始产卵,平均每头雌成螨产卵100粒,经过15天左右卵即孵化;

5月初为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发生较整齐,以后则世代重叠,螨态混杂。在日平均气温23℃时完成1代需13天;

26℃时8-9天;

30℃以上时6-7天。麦收后高温干旱,螨量剧增,进入大量发生期,其危害高峰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国庆节后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出现越冬雌成螨,气温降至11℃以下时全部进入越冬状态。两性生殖,不交尾也可产卵,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并吐丝结网,大发生或食料不足时常千余头群集叶端成一团。有吐丝下垂借风力扩散传播的习性。高温、低湿适于发生。花前花后和小麦收获前后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3、二斑叶蟎与其它蟎类相比,有五大特点:

①寄主范围广。可寄生苹果、梨、桃、葡萄、各种蔬菜、刺槐、毛白杨等等。

②繁殖速度快。平均单雌产卵量为100粒,最多可达900粒,而苹果全爪螨仅为45粒,山楂叶螨为44~90粒。其繁殖能力明显高于其它螨。

③抗药性强。近年防治实践证明,二斑叶螨对常规杀螨剂抗药性较强,扫螨净、三氯杀螨醇等药剂均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有机磷类农药对二斑叶螨基本无效,灭扫利等菊酯类农药防治效果最好的也不超过50%。

④隐蔽性强,危害重。由于二斑叶螨体色和山楂叶螨的幼若螨体色相近,常被误认为山楂叶螨的后期若螨而延误防治时机,造成猖獗,重者叶片焦枯并提早脱落。

⑤高温干旱利于发生。

三、最后,防止蟎类猖獗的综合解决方案:

1、农业防治:清园,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冬春刮树皮,除去翘皮裂缝隐藏的雌蟎,注意树下铺上塑料布,收集老翘皮带出园,烧毁。

2、生物防治:以菌治螨,白僵菌能使二斑叶螨致死率达85.9-100%,可与农药混用,显著提高杀螨率。

3、化学防治:三遍药解决蟎类问题。

①早春刮树皮,基本上消灭了雌蟎和其它虫卵。之后淋浴式喷药一次,打干枝,建议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即杀菌又杀蟎。

②谢花后,选择能杀卵的杀蟎剂。如蟎危、尼索郞、蟎死净、哒蟎灵,二斑叶蟎严重的梨园加上能杀成蟎的阿维菌素。

③麦收前后,即6月份,根据田间虫口密度调查,选择喷药时间。选择对四种虫态全杀的蟎危/哒蟎灵,或选择可杀卵的蟎死净/尼索郞加上杀成蟎的三唑锡/阿维菌素等。

④注意:大多杀蟎剂以触杀作用为主,无内吸性,所以喷雾必须均匀、细致、周到,确保药液喷施到叶片正反两面及果实表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

同类相关
  • 不需要再喂奶粉了;40天已经满月了,需要增加更多的营养成分,这个时候的羊羔需要尽快成长了,要增加固体饲料了,奶粉无法满足它成长的需要,可以喂它三月龄专用饲料,现在动物饲料都自己分年龄段生产了,到那个阶段就给它喂那个阶段的饲料就可以了当然也可
    2024-12-02 19:26:14
  • 酵素渣可以用于肥料和动物饲料生产。 因为酵素渣富含有机物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同时也可以作为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源。此外,酵素渣也可以被用来生产一些化学品和生物能源,如生物燃料等。值得
    2024-12-02 19:23:56
  • 皇竹草 、 墨西哥玉米草,牧草产量高。皇竹草也是高产量和高营养的牧草的代表,它和甘蔗长的很像,很多人误认为它就是甘蔗草,其实它是“草中皇帝”。它产量相当高,种
    2024-12-02 19:11:15
  • 乙氧基喹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的化合物,它具有多种用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途:
    2024-12-02 19:11:04
  • 奶粉中放三聚氰胺是为了提高奶粉的含氮量,从而冒充奶粉中含有高蛋白。由于中国采用估测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含量方法的缺陷,三聚氰胺也常被不法商人掺杂进食品或饲料中
    2024-12-02 19:05:37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鄂ICP备19019357号-46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