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种植 大田 详情
豆种的起源讲述
    2024-12-30 14:29:26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友发布

大豆起源于中国,目前在中国云贵高原、东北地区以及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均发现有大豆的野生种。中国老百姓种植大豆则有四五千年历史。距今3800年至3500年前的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中就发现有大豆碳化的种子,商代甲骨卜辞中也大量出现“菽”(即大豆)字,这也从考古挖掘中论证了大豆在中国的悠久种植历史。

古代文献方面,司马迁《史记》开篇《五帝本纪》就有记载轩辕黄帝教人们种植大豆。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 之野。

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对文中的“五种”做注为:黍、稷、菽、麦、稻。其中菽即是古代对大豆的称呼。

《史记》成书于西汉武帝时期,描述在其两三千年以前的三皇五帝的故事也许难于让人们信服。但成书于春秋中期的《诗经》,则收集了大量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诗经》中有大量诗句描述先秦时期人们与大豆的生产、生活细节,比如《国风·豳风·七月》篇就有对大豆的描述: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菽”就是大豆,而“豳”是地名,指得是如今的陕西地区,意思是七月份人们吃葵菜和大豆。

又如《诗经·小雅·小宛》中描述人们采摘大豆的生活场景。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意思是,田野长满大豆苗,众人一起去采摘。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论语.微子》最早出现“五谷”,即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后的《周礼》、《管子》、《墨子》、《孟子》等诸家文献也大量出现"五谷"的字眼。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对《周礼.天官.疾医》内容"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中的"五谷"做"麻、黍、稷、麦、豆也"的注释。而东汉经学家赵歧则对《孟子·滕文公上》内容"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中的"五谷"做"稻、黍、稷、麦、菽"的注释,另外,东汉文学家王逸也对 《楚辞·大招》"五谷六仞"中的"五谷"做"稻、稷、麦、豆、麻"的注释。三种注释虽有区别,但都肯定了先秦时期菽(大豆)在五谷中的重要地位。

大豆起源于中国。

《 史记》里有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吃豆有几千年的历史。

大豆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在今天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

扩展资料:

我国大豆的分布:

按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品种类型,我国分为五个大豆主产区:

1、北方春大豆区(包括东北春大豆亚区、黄土高原春大豆亚区、西北春大豆亚区);

2、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冀晋中部春夏大豆亚区、黄淮海流域夏大豆亚区);

3、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长江流域春夏大豆亚区、云贵高原春夏大豆亚区);

4、东南春夏秋大豆区;

5、华南四季大豆区。

同类相关
  • 《稻草人》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新蕙而为主人高兴;又由于发现稻叶上的蛾子以及稻叶的生虫子而无比惊恐,为自己的无力警告而愁闷。最后蛾的幼虫吃光了稻叶,稻草人为白白付出辛劳的主人深感痛心。 文章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
    2024-12-30 14:42:08
  • 汉沽区属于天津。汉沽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京津唐大城市群中间地带,面向华北、东北平原,位于天津市东部,东距唐山50千米、秦皇岛市160公里,西距天津60千米,南濒渤海湾,北接宁河区。汉沽被称作“千年盐城”,拥有中国历史最为悠久
    2024-12-30 14:40:54
  • 1.防治时间:8月17-20日,按区域不同作调整。2.防治对象: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兼治稻秆潜蝇、大螟等,注意防治稻瘟病。
    2024-12-30 14:40:20
  • 1)水稻:用250-500mg/L乙烯利药液在4、6叶期各喷1次,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有效地防止了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快,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显著。
    2024-12-30 14:38:53
  • 秋天的伊春,金黄色的稻田一片片延伸,稻谷丰满饱满,成为了这个季节的特产之一。伊春的秋天,林海蔚然成风,红叶如火,山间的枫叶成为了秋天的特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秋天的伊春,蓝莓丰收的
    2024-12-30 14:37:01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鄂ICP备19019357号-46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