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种植 大田 详情
亚热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4-12-03 10:18:57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友发布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一、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雨热同期,对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水热供应。

2、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减少病虫害。

3、季风不稳定,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旱涝灾害,容易造成农业减产。

二、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利弊

(一)好处

1.我国整体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就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区而言,一般是温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洋性较强。季风气候的“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2.受太平洋上的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雨量较为充足,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因此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

(二)坏处

1.季风气候带来的降水差异大,是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打击。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2.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3.由于每年夏季风的势力强弱变化大,所以常常出现“北旱南涝”或相反的灾害。还极易产生水早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但总体而言,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是利大于弊。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有:

1)利: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冬季高温干燥,有利于南亚旱作物的生长.

2)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洪涝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降水的空间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易爆发寒潮天气,也即水旱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同类相关
  • 《稻草人》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新蕙而为主人高兴;又由于发现稻叶上的蛾子以及稻叶的生虫子而无比惊恐,为自己的无力警告而愁闷。最后蛾的幼虫吃光了稻叶,稻草人为白白付出辛劳的主人深感痛心。 文章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
    2024-12-30 14:42:08
  • 汉沽区属于天津。汉沽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京津唐大城市群中间地带,面向华北、东北平原,位于天津市东部,东距唐山50千米、秦皇岛市160公里,西距天津60千米,南濒渤海湾,北接宁河区。汉沽被称作“千年盐城”,拥有中国历史最为悠久
    2024-12-30 14:40:54
  • 1.防治时间:8月17-20日,按区域不同作调整。2.防治对象: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兼治稻秆潜蝇、大螟等,注意防治稻瘟病。
    2024-12-30 14:40:20
  • 1)水稻:用250-500mg/L乙烯利药液在4、6叶期各喷1次,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有效地防止了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快,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显著。
    2024-12-30 14:38:53
  • 秋天的伊春,金黄色的稻田一片片延伸,稻谷丰满饱满,成为了这个季节的特产之一。伊春的秋天,林海蔚然成风,红叶如火,山间的枫叶成为了秋天的特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秋天的伊春,蓝莓丰收的
    2024-12-30 14:37:01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鄂ICP备19019357号-46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